28

2022

-

12

需求不断增长 孟加拉国的纺织服装业发展迅速


【Brief Description】在南亚的一个角落,有一个被称为中国“陌生但熟悉的邻居”的国家——孟加拉国。 这个南亚小国国土面积近15万公里,人口1.61亿,连接中国、印度和世界三大东盟经济体,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服装出口国。是南亚乃至全球最具经济活力的国家之一,近十年GDP平均增速超过6%,2018年经济增长率为7.86%,以服装加工业为支柱产业。截至2017/18财年末,孟加拉外汇储备达329.43亿美元,在南亚国家中仅次于印度。

在南亚的一个角落,有一个被称为中国“陌生但熟悉的邻居”的国家——孟加拉国。
这个南亚小国国土面积近15万公里,人口1.61亿,连接中国、印度和世界三大东盟经济体,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服装出口国。是南亚乃至全球最具经济活力的国家之一,近十年GDP平均增速超过6%,2018年经济增长率为7.86%,以服装加工业为支柱产业。截至2017/18财年末,孟加拉外汇储备达329.43亿美元,在南亚国家中仅次于印度。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2018年中国、欧盟28国、孟加拉国和越南仍然是全球四大出口国之一,占全球服装市场的72.3%。孟加拉国的服装出口(增长11.1%)以绝对速度增长,从6.4%上升到6.5%,上升了0.1个百分点。
2018年全球十大服装出口国(按价值计算)
孟加拉国的服装业发展迅速,是世界第二大服装生产基地,纺织业占出口总额的70%以上。孟加拉国的服装出口在过去十年中增长了近两倍,政府甚至设定了2021年服装出口500亿美元的目标。
由于国内和国际市场对当地纺织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孟加拉国的纺织业有5000亿塔卡的投资空间。目前,本地纺织企业85%的原材料供应给外向型针织业,35%至40%供应给织造业。在未来五年内,孟加拉国的当地织造商将能够满足其对机织面料需求的60%,这将减少他们对进口的依赖,特别是对中国和印度的依赖。孟加拉服装制造商每年使用120亿米面料,但从中国和印度进口的面料只有30亿米。在过去的一年里,孟加拉企业家共投资689.6亿塔卡,建立了19家纺纱厂、23家纺织厂和2家印染厂。
孟加拉设立出口加工区吸引外资
目前,孟加拉有4600多家服装厂,其中大部分集中在该国最大的两个城市,首都达卡和港口城市Chattogram。
其中,吉大港是孟加拉国最大的海港,处理该国约90%的国际贸易。尽管过去几年港口不断进行改善工程,但由于货运量迅速增加,拥堵仍然是一个问题。2018 年,该港口处理了创纪录的 290 万标准箱,超过了 2017 年的 270 万标准箱,远远超过了 170 万标准箱的原始设计。据孟加拉一家香港制造商称,一批原材料从中国大陆运往吉大港大约需要15天,清关还需要7天。低效的边境清关是制造商和出口商面临的另一个主要挑战。检查、授予许可证和支付相关费用的漫长过程通常会导致铺设并增加了运输和边境合规的成本。
为了促进工业化和吸引外国投资,孟加拉国政府自1983年以来建立了八个出口加工区。由于这些出口加工区的基础设施和业务支持服务较好,许多外国制造商选择在出口加工区设立生产设施。出口加工区亦提供一站式管理服务,包括清关及签发进出口许可证,所有工作均可在出口加工区办理,无须申请人前往不同政府机构办理。自推出以来,出口加工区已吸引约500家企业在区内设厂,包括来自韩国、中国大陆、日本、香港和台湾的企业。除了大量的服装和纺织品制造商外,还有鞋类和皮革制品、电子产品、金属和塑料制品的制造商。它们的出口合计约占孟加拉国出口总额的20%。
由于这八个出口加工区是在不同时期建立的,因此它们目前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吉大港和达卡是最古老的两个出口加工区,也是最大的两个出口加工区,拥有良好的公共设施。截至2018年,两地出口加工区共吸引约280家企业设厂,占出口加工区总投资的60%以上,出口总额近80%。为了实现工业发展的多样化,政府给予位于乌特拉、伊苏瓦迪和勐拉(距离吉大港和达卡最远的低水平出口加工区)的制造商更长的免税期。
虽然这些低开发出口加工区的土地租金和工资较低,但投资者必须意识到,这些出口加工区缺乏熟练或有经验的工人,往返吉大港的货物运输更耗时。
孟加拉低成本优势强,投资空间巨大,庞
大的低成本劳动力使该国成为服装、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理想生产基地。自 1980 年代以来,孟加拉国一直是 H&M、GAP 和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采购成衣的热门地点。
在孟加拉投资最直接的好处是劳动力成本低。据报道,孟加拉的工资极具竞争力(孟加拉规定纺织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为8000塔卡(约合人民币664元),与中国千元人民币的最低工资标准不同。孟加拉服装出口到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除了低劳动力优势外,还享有优惠政策:孟加拉在欧盟市场享有免配额、免关税的优惠待遇,即使在“后配额时代”,这些优惠待遇仍将保持,这是孟加拉纺织业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的主要优势。2004年及以前,孟加拉国的纺织品从加拿大、挪威、日本、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获得了优惠的免关税和免配额市场准入。在美国市场,孟加拉有30个成衣品类实行配额制,远小于中国的限制品类。

中美贸易战为孟加拉发展提供新机遇媒体报道,孟加拉业内人士表示,在中美贸易争端升级的背景下,孟加拉服装出口将在本财年(2018-2019财年)实现快速增长。根据孟加拉国出口促进局(EPB)的数据,2018年7月至2019年2月期间,该国的服装出口收入同比增长14.17%至231.2亿美元。此外,梭织服装出口同比增长14.84%至116.3亿美元,针织品出口增长13.50%至114.9亿美元。
“中国服装出口的增长主要受到中美贸易战的影响,由于中美贸易战持续,许多工厂订单正在从中国转移到孟加拉国。孟加拉国服装制造商和出口商协会(BGMEA)主席M Siddiqur Rahman昨天告诉该国的《新国家报》。
根据孟加拉国出口促进委员会的数据,上一财年,孟加拉国出口了价值306.1亿美元的服装产品,同比增长8.76%。在2017-2018财年,服装占孟加拉国出口总额的83%。
“中美贸易战为孟加拉国的服装出口商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在贸易冲突中,孟加拉国的服装出口收入将继续飙升。BGMEA前主席阿卜杜勒·萨拉姆·穆尔谢迪(Abdus Salam Murshedy)告诉《新国家》。阿卜杜勒·萨拉姆(Abdus Salam)指出,关税导致美国零售商在中国采购和制造商品的成本上升,许多美国零售商正在将采购从中国转移到孟加拉国等更具成本效益的制造中心,以控制成本。
今年7月,孟加拉出口额达38.9亿美元,同比增长8.66%,超预期目标6.1亿美元,超额创下今年5月月度出口33.1亿美元的纪录。7月份服装出口额达33.1亿美元,增长9.6%,超过9,800万美元的月度目标。孟加拉服装制造和出口协会主席哈克表示,7月份的峰值是由于孟加拉出口的增长,而中美贸易战也促进了孟加拉的出口。
孟加拉服装制造商及出口商协会副主席也向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厂商会)代表团表示,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一些中国纺织服装业主表达了在孟加拉设立合资工厂的愿望,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纺织服装业缺乏熟练工人。 生产成本上升,以及工业向IT等产业的转型,加上近20年来对越南和柬埔寨的过度投资,越来越多的夕阳产业正在向孟加拉和缅甸转移。与中国、越南和柬埔寨相比,孟加拉国的服装业由于其较低的生产成本和在欧盟和中国等主要市场的优惠贸易待遇,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低端加工行业向低成本领域转移是大势所趋。孟加拉,一个充满商机和挑战的新兴市场,值得更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