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2022

-

12

2020 年,我们的制衣厂将如何生存?


【Brief Description】“2019年即将成为过去,对于所有服装人来说都是难忘的一年,国际风云变幻,国内新政频频出,工人招难,订单空无一人,服装人不堪重负。” 赛马时代的终结,也意味着“抢头”和“抢地盘”时代的终结。

“2019年即将成为过去,对于所有服装人来说都是难忘的一年,国际风云变幻,国内新政频频出,工人招难,订单空无一人,服装人不堪重负。”
赛马时代的终结,也意味着“抢头”和“抢地盘”时代的终结。
中国只用了40年就走完了西方花了300年才走完的道路,现在我们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岔路口,这一次我们肩负着更大的责任,因为我们每走一步,世界都会跟着走。
这不仅要求国家承担更大的历史责任,也要求每个中国人都能放大自己的格局和视野,不能只停留在传统秩序中,郁闷迟钝,手里拿着锤子的人把一切都看成钉子,悲观的人看一切悲观。企业也是如此。
对于服务型企业来说,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需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使生产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质优价廉。在改革的大趋势下,如何生产出高质量、低成本、有竞争力的产品?最重要的是用科学的方法,尽可能地降低生产成本。

很多服务公司认为,说到成本,就以为是财务部门或者成本核算,很多员工也认为“我不是老板,成本跟我无关”;“公司(工厂)里的东西不必白用”;“对我有什么好处可以节省成本?”
事实上,企业成本的降低需要每个人的参与。
首先,作为企业的决策层,要有投资观念,投资观念是决定和影响企业成本形成的基本条件;
二是企业的工程人员和管理人员,影响产品设计和生产成本的消耗水平;
三是企业供销部门的员工,其经营活动影响材料、材料的采购成本和产品销售费用水平。所以,成本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为员工缴纳社保是企业的必由之路,从思想变革、制度约束等方面培训每一位员工,灌输节约意识,减少人员浪费,从而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也是大多数服务企业迫切需要做的事情,向成熟的企业学习,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成本
无论如何,高效率与低效率是不可避免的。许多大型龙头企业都是通过创建一套产品和流程标准化体系,从而提高效率,降低企业管理成本。
华为的任正非也曾多次表示,我们应该重视制度:企业里的人会流动和变化,但流程和标准会留在华为,必须有一套机甲NISM,无论谁管理公司,这种机制都不会因人而异。但这个过程本身是死的,而使用它的人还活着,需要对这个过程的理解。是管理者对流程了解得更多,只有他们,而不是基层人员,知道为什么流程是这样设置的。
作为管理者,我们需要了解制度的组成和标准的制定,这样才能因地制宜地创建适合自己企业的制度,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完善用工结构,用好兼职、外包等降低成本 中小服务企业需要向成熟企业学习,改善用工结构,比如迪卡侬拥有成熟的用工结构,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
是其在零售业实体店关闭的背景下继续开店的原因之一。
迪卡侬的门店大多在1000~4000平方米之间,包括管理层在内的专职员工人数只有十几人,保安、保洁都是外包的,不属于迪卡侬员工,商场兼职员工人数占员工总数的60%以上。
我们的一位客户是从事中高端服装定制的,他的公司以前有70多人,但后来他发现,其实很多企业都是以较低的成本外包出去的。现公司现有员工10余人,专注于品牌建设、工艺研发、线上销售和业务销售,其余均为整合外部资源外包。现在,该公司的劳动力成本大大降低。
智能制造已成为未来服务企业
的核心竞争力,智能化正在席卷全球各行各业。服装行业的过剩产能是流水线生产,智能柔性生产能力极为稀缺。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服装生产供应链的改革迫在眉睫,智能制造柔性生产将成为服装制造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已经将智能制造提上了日程。工信部表示,智能制造是制造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近年来,工信部大力推进制造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以智能制造为重点,先后制定了《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和《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开展了智能制造项目试点示范, 智能制造新模式和专项标准平台推动工作,纺织服装行业智能制造得到行业广泛重视和积极响应,高瞻远瞩的服务企业初步形成了一批数字化车间以及智能生产线。

和富士康一样强大的富士康,早已开启了智能化转型之路 富士康对于代工来说是众所周知的,但如果只把富士康当成代工,那就太幼稚了,如今的富士康早已是一家集面板业务、PC业务、工业互联网于一体的科技巨头, 去年富士康的年营收高达1万亿元,超过了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的总和,成为中国低调的科技巨头。
对于我们中小服务企业来说,拒绝黑科技,就等于直接切断了企业在智能化之前的命运。